“现在我们清扫垃圾也像叠衣服一样要分类,可回收的放一起,不可回收的放一起……”长沙县锡福村村民王大嫂笑着对记者说,“在过去,村里没有垃圾池,也没有人管垃圾,生活垃圾全部倒放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很影响村里环境。”
干净整洁的院落,一尘不染的街巷,水泥色的垃圾池建在道路两边……如今走进长沙县锡福村,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而这,只是该村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以来,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自2008年开始,长沙县锡福村在治理农村环境问题上就下足了工夫,提出改水、改厨、改厕;居住环境美化、庭院绿化、村组及农户入户道路平整、硬化、垃圾处理规范化等“三改四化”措施。
“但是,在垃圾处理的问题上我们遇到了困惑,按照人平一天产生垃圾1.6公斤计算,村落1500余人,一天产生垃圾2400公斤,一年876000公斤,如果每天都用汽车、拖拉机运往乡垃圾场,这些垃圾该堆在哪?这是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如果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占用的不还是农民自己的耕地吗?”该村大学生村官向宽跟记者说到。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在祖辈眼中,垃圾就是肥料。那么,目前按照‘县处理’模式将垃圾集中收集,小垃圾就会堆成大垃圾,小麻烦变成* 烦。不行,村落绝对不能把垃圾‘堆’给政府!我们是垃圾的制造者,有义务更有责任将自己亲手制造的‘麻烦’解决,化繁为简。”向宽将村委的想法告诉记者。
“连垃圾这点小事都要政府操心,我这个支部书记还当得不惭愧吗?”这是村支书王茂存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如今的农村,政策越来越好,原来像我们锡福村一年要上缴20余万斤粮食,现在难不成要变成上交174万斤垃圾!”
王茂存向记者介绍,为了很好地处理农村生活垃圾,长沙县锡福村摸索了自己的一套模式,采取“分开处置,分类回收,层层减量,分别消化”的方法实践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
分开处置:即先让村民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简单成份分析,为便于村民理解接受,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堆沤类(蔬菜蔸叶、瓜果皮、煤灰等堆沤变有机肥)、可焚烧类(那些没有回收价值的小件塑料、废纸等)、可喂食类(剩余饭菜、食品等变饲料)以及入池类(鸡、鸭、渔等易发臭的动物内脏和死畜禽尸体可丢入沼气池),最后剩下那些伤手割脚的就由保洁员回收。由此,在村民手中将垃圾简单分开,回归传统方法让农户自行消减部分垃圾,从而,垃圾这座“大山”就就被削减了一大半。
分类回收:保洁员将村民简单分开入池的垃圾运至村级垃圾分类场,按照在废旧品收集市场调查得来的信息对垃圾实行精细分类,送废品站回收。这样即增加了保洁员收入,又倡导了低碳生活,同时减轻了镇、县填埋压力。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层层减量、分别消化:通过农户自发堆沤,焚烧等简单处理和保洁员的分类回收,削减垃圾总量。
据悉,长沙县锡福村治理农村环境的成绩得到了中央、省、市媒体和各界领导关注,2009年该村荣获市级“卫生示范村”和县“人民满意村”荣誉,今年该村已通过省级“卫生示范村”验收。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我们村级目标就是每年送到乡垃圾场的只能是一小手提袋废电池。”该村大学生村官向宽这样描绘他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