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的问与答 工信部、科技部和财政部在不久前联合发布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简称《计划》),业内人士特别关注,相关媒体收集了业内同仁的一些问题,并谈了一些体会和感受。 问:通读《计划》,感觉国家对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十分清晰明了? 答:是的,这次《计划》中提出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集中度低、亟需建立行业准入制度;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环保形势严峻;标准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先进产能竞争力弱;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废旧金属原料供应紧张等全面、准确地概括了目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问:许多问题大家一直比较关注,如标准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先进产能竞争力弱的问题。 答:十年前,再生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不能和现在相比。由于再生资源企业门槛低,很多小企业看重再生金属行业的低成本、高回报而涌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快速增长,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形成一定规模,人们对企业规模化和规范化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公平的行业竞争环境的问题更令人关注了。这次《计划》明确指出,标准政策体系不完善的状况“不利于形成公平的行业竞争环境”。 问:还有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的问题。 答:加工园区建设主要是缺乏科学规划,造成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加工园区内部尚未形成覆盖回收、拆解和深加工的产业链。 目前我国再生资源拆解加工园区和国内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的总加工能力已超3000万吨,而相对于我国进口铜废料和含铝废料总量不足800万吨(实物量),国内回收的废有色金属约为230万吨(金属量),园区的加工处理能力远远超过原料的供应能力,园区发展进入盲目、无序、井喷式的发展阶段,造成投资浪费,恶性竞争,部分园区已经无米下锅。 国家将对再生资源拆解加工园区和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引导园区健康有序发展。任何项目都要讲究一个整体布局和行业发展规划,盲目上马而不考虑产业链的供需问题则是不明智的,也是目前园区遭遇困局的深层次原因。随着再生园区的矛盾日渐突出,国家已经把规范再生园区和交易市场提上了日程,原则上不再新建加工园区。在现有加工园区和交易市场基础上,支持形成5个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年拆解能力达到100万吨的加工园区,10个年拆解能力达50万吨的加工园区。5个年交易量达到60万吨以上的回收交易市场,10个年交易量40万吨的回收交易市场。 问:推进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具体任务量化具体了,是否如此? 答:这是《计划》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无论是阐述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是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都是十分明确,具体,量化,因此,更具可操性。 问:目前,各品种再生金属行业准入标准的制定已摆上日程,在严把行业准入关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多次循环利用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就目前提交的各个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准入标准来看,三方面的问题都是十分强调的。 一是对再生企业的布局要求。有色金属在冶炼时会产生污染,这是共识。准入门槛将对再生企业的选址布局提出严格要求。 二是对再生企业的生产规模要求。尽管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一批年产5万吨以上的再生有色金属企业,但从全局看,再生有色金属行业中小规模企业还是占据大多数。以再生铅行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全国有300多家再生铅企业,其中年产能超10万吨的只有2家,行业企业平均年产能仅为4100吨。这对我国大力推进再生铅行业发展是很不利的。对再生企业的生产规模做出规定将有利于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行业集中度,将有利于实现《计划》中提到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前10位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50%以上”。三是对再生企业的能耗要求。能耗污染比较大的项目将列入淘汰领域;还将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对于达到国家标准的企业创新的炉型将获得多项支持。总之,要提高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准入门槛,首先要培育产业,发展节能减排、支持对产业有益的企业;其次是扩大规模,支持规模大、水平高的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发展;再次要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再生有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 问:纵观《计划》全文,突出强调了未来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头号目标? 答: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集中度是此次《计划》的首要任务。之所以选择重点支持浙江、广东、山东、天津、江西等地区发展再生铜,支持广东、浙江、重庆、上海、河南等地区发展再生铝,支持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区发展再生铅。是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情况。以上这些地区大部分集中在我国的沿海发达地区,已消费的有色金属产品大部分集中于此,这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回收采集提供了方便。而江西、重庆、河南、安徽、湖北这四省一市是中国内陆有色金属的最重要生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