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管理服务
2021年我市河长制各项工作成效斐然 地表水环境质量领跑全省
来源:河源日报 时间:2022-06-13 11:28:08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记者近日从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会议上获悉,2021年我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2424名河长累计巡河4万多人次,有效推动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领跑全省,7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国控断面水质均达到目标要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实现河长全覆盖

巡河问题处理率100%

会议指出,2021年,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河源作为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把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市、县、镇、村四级河道实现河长全覆盖,河湖管理保护力量全面提升。去年,全市2424名河长累计巡河40395人次,发现问题278个、处理问题278个,问题处理率100%,有效推动解决了河湖治理重点难点问题。

过去一年,我市不断完善市级河长助理及联络员制度,统筹协调市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水务、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作为市级9条河流的联络部门,负责协助市级河长开展工作。各联络部门各司其职、倾力合作,推动河长制各项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同时健全涉水部门联合执法、毗邻区域协同执法的联动工作机制,市公安局设立河湖警长177名,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依法严厉打击严重破坏河湖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市、县、镇三级河湖警长体系持续完善。2021年,我市共打击涉水违法犯罪案件10宗,有效震慑了破坏河湖生态环境的行为,为河长制工作提供坚实的执法保障。

今年将完成70公里

碧道建设任务

近两年,我市相继印发了《河源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2020—2035年)》《河源市碧道建设实施方案》,稳步推进“一年打基础、三年显成效、六年大变样、十年新跨越”建设任务。根据方案,到2035年,我市将建成1373公里碧道。

去年,我市突出粤北山区乡村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滨水景观秀美如画的特点,优先对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点等规划碧道建设。截至去年12月底,我市已完成投资5.29亿元,建成碧道73.6公里,完成率100%。河源国家高新区滨水公园碧道、江东新区柏埔河省级试点碧道、新丰江碧道、连平县大席河碧道等一批已建成的亮点碧道工程,为群众提供了生活休闲的好去处。

会议提出,今年我市要继续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全力完成70公里碧道建设任务,其中源城区21公里、东源县19.5公里、和平县4.5公里、龙川县7.9公里、紫金县3.6公里、连平县11公里、江东新区2.5公里。要重点推动东江饮水思源生态长廊碧道建设,优先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开展万里碧道工程,打造市域东江客家乡村、佗城越王古邑、和平温泉体验、连平山地森林观光、紫金红色革命文化五大特色节点,彰显河源的客家古邑、红色热土、优美生态等特征,增添水岸魅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