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不开展落地检、除特殊场所外不查验健康码、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居家治疗……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下称“新十条”)。市卫健局、市疫控中心相关负责人提醒,“新十条”的发布是对疫情防控的主动优化而非完全放开,广大市民要正确认识病毒,科学做好个人防护,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新十条”是主动优化
而非完全放开
“新十条”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隔离、核酸检测等措施,进一步强化高风险区“快封快解”、疫苗接种、学校防控、涉疫安全保障、群众就医、用药和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维持等要求。市民在感到生产生活及出行更方便的同时,难免心生忧虑,宽松的防控是否意味着风险更大?
“优化政策出台的目的是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市疫控中心应急传防所负责人高淑萍表示,此次政策调整,是根据病毒变异特征和疫情发展形势而对防控措施进行的优化与完善,这是主动优化而非完全放开。
高淑萍分析,奥密克戎变异株虽然传播性强,但是致病力减弱。从当前全国病例来看,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嗓子不舒服、咳嗽等。无症状和轻型大约占90%以上,普通型不多,重症比例更小。“此外,随着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由病毒感染后引发的重症病例就更少了。”她说。
认识病毒不畏惧
科学防护莫放松
在各地积极落实“新十条”,优化疫情防控这一背景下,广大市民应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防护,减少被身边潜在的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
日前,市卫健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健康河源”发布文章《科学防控知多少 个人防护要记牢》。在这份“健康小贴士”上,详细列举了如勤洗手、少聚集、科学规范戴口罩、文明用餐、注意咳嗽礼仪、遵守1米线、常通风、保持厕所卫生、做好清洁消毒、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等个人在自我防护上的做法与注意事项。
近年来,市民群众对个人的科学防护及卫生习惯都有了很好的改善与提升。但近期部分市民对自我的防护逐渐放松,在公共密集场所不戴口罩的现象时有发生,高淑萍提醒市民口罩不能摘。“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就不会畏惧它。”她说,大家要有意识地加强自我防护,还要努力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积极配合疫苗接种,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