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0年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环境下,PC行业运行轨迹不同寻常,经历了各种错配与突发,影响行业从开工到需求的不同调整。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扩大内需也是经济工作的战略基点,增产促消并举,市场心态谨慎应对。
1、2020年国内PC行业扩能16.9%,呈近3年低位,2021年扩产计划推高产能增长预期。
2020年,我国PC产能新增28万吨,同比涨幅16.9%,为近3年产能同比增速最低位。2020年在公共卫生事件下,部分项目投产延迟,下半年先后有万华化学二期和沧州大化实现产能的释放。截至2020年底,我国PC产能提升至194万吨,从生产工工艺开看,界面光气法工艺占比再次与其他工艺拉开差距,占比上涨至44%。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或将成为我国PC扩能潮的产能增长高峰。预期将有浙石化26万吨、中沙天津26万吨、海南华盛26万吨项目以及平煤神马10万吨装置的投产计划,产能增幅45.4%,超越2018年44%的产能增幅。届时我国将形成上海、山东和浙江三大生产基地,地区内产能均超过50万吨。还将实现华南地区产能的0突破,海南华盛装置的投产计划,使华南市场产能占比一举提升至9.2%。并且非光气工艺增长明显,预期2021年非光气工艺占比将提升到46%,增长19个百分点。
2、供需错配叠加突发情况,2020年国内PC行情振幅达到85%-104%,2021年成本及需求或将关键影响振幅预期。
2020年中国聚碳酸酯市场在公用卫生事件的影响下,全球产销错配,造就了中国PC行业产能增长下的冲高行情。2020年春节前在市场盘整意欲走强;节后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供需面短期严重失衡,行情跌至历史低位;二季度随复工复产逐步继续及低位行情下囤货意愿增强,市场低位强劲反弹,但临近年中仍摆脱不了疲软需求面难以支撑高位行情,市场在供需面下随行就市运行的态势,行业开工低位。三季度以来需求海内外明显集中,上游产业链行情上涨,成本叠加需求双向支撑,行情持续温和突破。四季度产业链市场突发状况增多,短期大幅推动市场气氛,PC产业链相关产品行情在11月内多突破至高位,PC达到进3年来高点,部分行情年内实现翻番,行情振幅同比竟高达200%。
2021年来看,产能延续加速态势,行业产量的增长趋势关注国内行业开工的随行就市调节。需求面公共卫生事件下全球经济恢复的进程备受关注,中国需求预期将存部分被分散的可能性,行业供需面矛盾随装置投产进程而预期增压,关注装置投产预期进程,2021年下半年国内行情压力或将加大。2021年产业链新增产能来看,双酚A产能的新增仍集中在一体化项目,其部分一体化项目上游双酚A投产存在延期的预期,双酚A紧平衡的基本面态势仍将有延续空间,PC行业成本支撑力度预期存在,这或对减缓PC增产下的行情振幅存减缓预期。且在公共卫生事件尚未明显平息下,供需错配的轮回也关注是否可能会在2021年重演。
3、2020年双循环,需求支撑强劲,2021年关注促销费的进一步支撑。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使得行业供、需错配,国内PC行业开工大幅下降,最低周度开工降至29%附近。随海外公共卫生事件的严峻以及我国平稳的复工复产及提出双循环,二季度末以来,国内外需求支撑逐步明显。
自复工复产以来,汽车行业呈现良好的持续复苏态势。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37.2万辆和224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和2.9%。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1.9万辆和110.9万辆,其中产量同比下降0.1%,销量同比增长3.9%。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来看,1-11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5%,增速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
我国出口市场来看,据海关统计,1-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16.13万亿元,增长3.7%,对东盟、欧盟、美国的出口均增长在7%。2020年运行较好的电子类行业,1-11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4%,增速同比加快3.8个百分点。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八大任务包括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2021年年初商务部等多部门就联合印发《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包括了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和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将对PC双循环需求市场继续形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