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市场 > 市场分析
依河靠海的东营为何还要“造水”?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3-10-10 15:18:06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一排排二级淡水反渗透装置相互连通且排列整齐,科技感十足。在东营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现场,技术人员正在对海水淡化设备进行着最后的检查和调试。近日,记者来到山东省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实地探访东营如何向大海要淡水。

东营港位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交汇处,距离黄河入海处北侧仅45公里,依河靠海,为什么要在这里建设一个“造水”的项目?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细化实化以水定产举措,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根据各地区资源做强特色产业。“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内企业多,用水需求量大,每年的市政供水指标有限,水资源的不足,成为阻碍园区发展的痛点。”山东纳海水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王蕴飞说。

为突破发展难题,东营市深入一线调研走访、摸排评估,最终确定用海水淡化来解决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企业的用水难题。东营市编制了“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把“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列为九大海洋产业之一,积极推动东营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项目。

在二级反渗透脱盐处理车间,记者看到墙上贴着各环节的进水、产水指标。淡化后的海水是否符合工业用水的使用标准?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建中给出了答案。他告诉记者,园区内企业生产所需的是除盐水,这是一种在淡水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而成的工业用水。现在海水淡化的过程中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四级预处理+反渗透+EDI电渗析工艺,产出的除盐水能达到园区内企业生产用水的标准。

东营港的海水淡化不仅能够生产出符合工业用水标准的除盐水,实现安全、高效运转,还在技术创新上实现了突破,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华东院还为我们提供了自主研发的‘双端产水+高效除盐’国家专利技术,项目全部投用后每天可生产10万吨除盐水,对外销售的价格约为企业小规模自产成本的一半左右,可为用水企业节约20%以上的用水成本。”王蕴飞说。

打通产业链,实现上下游产业协作是东营海水淡化的另一个亮点。上游连接大唐东营电厂,将发电后冷却水进行海水淡化,实现海水资源梯级利用和余热利用。下游延长产业链,将产生的副产品浓海水用于提溴、制盐。“未来二期建成后,预计年产可实现生产溴素3000吨。生产溴素的尾水可提供给附近的东岳盐场用于制盐。海水淡化的全部原料及产品可实现本地供应、本地消纳。”王蕴飞表示。

如今的东营,正通过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在水资源集约利用上创出新路,以实际行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