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目前有近2000家环保企业,形成数十万产业大军。其中,16家环保上市公司中,5家是国企或央企控股,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然而,目前,安徽省环保产业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这16家上市公司的业绩披露可以反映这一问题。
增收不增利,回款难
一看营收和利润——增收不增利态势较上年同期有所加重。2023年上半年,全省16家环保上市公司的总营收为104.89亿元,有9家企业营收正增长,占比为56.25%,且平均增长幅度约22%。但是,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企业仅3家,占比18.75%,不足两成。营收、净利双增的企业仅有3家。另外,有13家企业利润严重下滑,占比逾八成,净利润平均下滑幅度约79%,其中一家企业下滑幅度近5.5倍。
据统计,除去2023年上市的舜禹股份与H股海螺环保外,A股14家相同样本2023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总额分别为92.02亿元、6.38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总额83.09亿元、8.08亿元,分别增长10.75%与下降21.04%,呈现出增收不增利态势。
二看每股收益——整体下降。2023年上半年,安徽省16家环保上市公司中,有14家企业的基本每股收益较2022年上半年均下降。
三看应收账款压力——回款难,资金链压力大。因项目审计结算周期长等原因,项目尾款回笼难。对此,不少上市公司制定了清晰的回款计划,责任到人,积极强化现金流管理,加大项目回款力度,以减少长期应收款造成的资金沉淀,提升公司资金运转效率,但效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此外,不少企业反映,今年企业融资渠道增多,但行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未得到明显改善。
低价竞争、拓展新赛道等或影响当期利润
多种原因导致环保产业供给端竞争压力大、研发投入不足、创新力下降。如在大气除尘领域,一方面,在钢铁、焦化、冶炼等重工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态势下,企业技改、环保项目升级迭代投资意愿与能力严重下滑;另一方面,大气除尘、中低端监测仪器设备生产等领域技术壁垒缩小,中小企业蜂拥而上抢食“蛋糕”。一个报价几百万的项目可能有几十家企业竞标,极大压缩了利润空间。
与此同时,有些企业积极拓展新赛道导致前期投入成本过大,影响当期业绩。以东华科技、瑞纳智能、劲旅环境、超越科技等为例,为推进新能源领域先进材料等业务发展,在报告期,这些公司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加。还有一些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收入增长较慢,业务投入较大,导致相关成本、费用增长较快,对当期利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于环保企业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手订单执行进度,从目前的需求端来看,企业污染治理提标升级的需求整体减弱,因此,行业需要在苦练内功、加速整合中等待发展机会。
选择:开辟“第二赛道”还是深耕主业?
传统环保产业很多细分领域的拐点提前到来,未来有哪些新赛道有望成为环保产业的“第二增长曲线”?安徽省环保产业协会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管网建设、污泥治理、“无废城市”建设、新能源等,很多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事实上,上市公司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近两年,同兴环保、元琛科技、中环环保等安徽省环保企业纷纷进军新能源。
安徽省环保产业协会相关人员说,在这些新兴领域,传统环保企业的竞争力并不一定占优势。如果传统环保企业不能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就可能被跨界者“反杀”。
在不少企业积极布局新赛道的同时,有些企业选择深耕主业、盘活资源,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比如,通源环境巩固核心业务即固废资源化优势,在战略赛道持续发力,积极拓展污泥资源化市场,在保证存量项目业务顺利开展的同时,各板块业务协同发展。
安徽省环保产业协会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就安徽环保产业的总体表现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在政策红利中完成迭代升级、形成良性机制,仍然处在创新匮乏的困境中,行业整体的服务水准仍然较低。环保企业要在下半场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精准定位、紧扣需求,在创新层面有所突破。
多领域存在可挖掘的市场机会
虽然目前安徽省环保产业处境依然艰难,但2023年下半年,政策层面的利好消息不断释放,产业有望迎来复苏势头。在一系列政策加持下,安徽省环保产业锚定了哪些发力方向?安徽省环保产业协会的相关人员介绍,多领域都存在可挖掘的市场机会。
工业污染物资源化方向。在新建工程项目快速缩减趋势下,资源化所带来的业务增长更加稳定持续,甚至成为一些企业逆势增长、起死回生的关键。目前,大型央企、地方国企、民间资本、产业资本等通过项目投资、合作经营、兼并收购等方式进入这一领域。资源化路径能够实现闭环的核心是打通上下游,一方面是找到合适的、可行的、高价值的上游产物,另一方面是打通稳定的、真实的、合规的下游需求。近5年间,火热的新能源产业产生的含氟污水、废渣循环等市场空间巨大,有待深耕。
水污染防治领域发展方向。长江大保护释放的产业机遇将持续释放,对传统环保产业而言无疑是新增长极,值得重点关注。近年来,水环境治理项目已开始延伸到以管网、污水处理厂、河道、岸线景观等组成流域环境单元的“系统模式”。此外,与信息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水环境治理产业增量提质发展的新契机。具体到安徽,《安徽省城市污水管网整治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指出,到2025年,安徽全省设市城市基本完成建成区市政污水管网修复改造,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以上,全省设市城市基本完成建成区市政污水管网修复改造;县城建成区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这些政策将持续释放重大产业机遇。
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发展方向。目前,钢铁、焦化、水泥等非电行业中的大量企业仍未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或未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非电烟气治理改造需求持续升温,环保市场空间需求继续释放。有组织提标、无组织管控、智能化监控监管、清洁化运输等改造项目将给环保治理企业创造更多的项目机会。燃煤发电厂液氨罐区尿素替代升级改造有望大幅提速。VOCs减排与控制行业将继续延续精细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以重点行业为着力点,实施重点行业VOCs治理和工业园区综合整治工作,逐步提升污染源监管及监督性监测能力建设,削减VOCs排放总量。
固废处置与资源化领域发展方向。未来,“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将持续推进。各地将加快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形成与生活垃圾分类相适应的收运处理系统,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同时,各地将持续推进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废铅蓄电池、废塑料、医疗废物等污染物的综合治理,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与减排。这一领域治理的强化纵深推进,必然使固废处理及资源化领域未来一段时间迎来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