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久前,生态环境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27年,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将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标准,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初步构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点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衔接取得积极进展。
为此,本版特推出“碳足迹系列解读”,围绕电力、水泥、新能源汽车等不同行业,对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困难及路径等,进行深入采访和解读。
◆本报记者乔建华
生态环境部等15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优先聚焦电力、煤炭、天然气、燃油、钢铁、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和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制定发布核算规则标准。
电力行业为何首当其冲?电力行业发布核算规则标准对我国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有何重要作用?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优先建立电力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
服务上下游相关产业计算碳足迹并减少碳排放
“电力是基础性、公用性行业。电力产品既是物质产品,又是能量产品,可以为其他行业领域发展提供物质和能源。根据《方案》,优先聚焦一些重点产品建立电力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不仅可以促进这些行业自身的碳足迹管理与应用,还可以为上下游相关产业建立碳足迹规则标准奠定基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张晶杰告诉记者。
建立电力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具体会如何影响上下游相关产业碳足迹规则标准的建立?
“碳足迹是站在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去考虑碳排放。比如,计算光伏电站所发电力的碳排放量,不仅要从硅料开始计算光伏板和各种辅助材料的制造、包装和运输全过程的碳排放,还要将电站建设运营阶段的碳排放也考虑进来。同时,要考虑后续电站和光伏材料的报废、回收和再利用等阶段的碳排放。也就是说,要考虑从‘摇篮到坟墓’整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碳排放。”中国大唐集团绿色低碳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主任、大唐碳资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史伟伟告诉记者,要想建立电力产品的碳足迹,电力装备制造的碳足迹也要管控起来,自然就会影响到上游行业。
史伟伟说,对其他行业来说,电力行业是其上游行业,电力产品的碳足迹计算清楚了,自然有助于各行各业计算自身产品碳足迹。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提到,要建立产品碳足迹分级管理制度。张晶杰说:“这一制度也有利于更加精细化地实施电力产品碳排放管控,对高碳产品执行更加严格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电力产品自身以及上下游产业链减少碳排放,是电力行业落实能耗管控向碳排放管控转变的重要抓手。”
而要想通过建立产品碳足迹分级管理制度推动上下游产业链降低碳排放,张晶杰认为,核算碳足迹是基础,评价碳足迹是重点,认证碳足迹是关键,降低碳足迹是目标。
“电力产品包括电能量、电力装备等,电能量如光伏、风电、煤电、气点、核电、水电等,电力装备如光伏组件、风机、电缆、变压器等。”张晶杰进一步指出,“要想准确区分高碳和低碳电力产品,首先,要通过碳足迹核算标准规范核算边界、范围、计算方法、数据质量等,统一同类电力产品碳排放量化方法和数据质量保障;其次,通过碳足迹评价标准规范评价方法、依据和等级,明确电力产品与自身相比或与同类产品相比的碳排放水平等级;再次,通过碳足迹认证向相关方(尤其是产业链上下游)披露碳排放水平高低;最后,可以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措施达到产品碳足迹下降的最终目的。”
加强电力行业碳足迹管理
有助于增强企业低碳竞争力,更好地应对绿色壁垒
目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及相关法案均是与碳相关的贸易规则,企业出口时不得不面对这些绿色壁垒。
加强电力行业碳足迹管理不仅有助于加快建立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还能增进碳足迹工作国际交流互信。
根据《方案》,到 2030 年,我国将制定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因子数据库与碳标识认证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质性参与产品碳足迹国际规则制定。
“现阶段,我们需要在电力、煤炭等基础性行业和出口行业首先建立急用先行的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排放因子数据库。下一步,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每一个单元如果都能将自身的碳足迹标准体系构建完善,并不断完善各自行业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方案》中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史伟伟说。
据张晶杰介绍,为推动电力行业碳足迹国内外互认,中电联此前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例如,推进绿色能源国际互认工作;加强和国际组织专业交流,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邀请国际专家共同参与讨论;努力通过多种平台、多个渠道,推进中国绿色电力得到国际社会的公正认可;加强与国际绿色电力生产者、消费者联系,建立中国与世界在绿色能源领域问题的沟通桥梁等。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与博弈下,碳足迹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低碳竞争力,特别是增强外向型、碳敏感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便于企业更好地适应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张晶杰建议,“相关企业应该积极加强碳足迹管理,通过建章立制、能力建设等,将碳足迹理念贯彻到企业发展规划、生产经营、人员管理中,推动绿色供应链、碳排放信息系统建设、碳资产管理等,实现企业自身及上下游产业碳足迹管理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