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1!”在上海市10月29日召开的无废城市现场会上,上海正式向社会发布全市“无废指数”评估结果。
据介绍,“无废指数”是实时定量综合评价城市各类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绩效的重要指标,能够动态表征城市的“无废”水平差异,体现了固体废物管理成效,也为改进管理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持。
“无废指数”评估体系充分体现了系统性、客观性、导向性、差异性原则。系统性体现在指标设置上,框架涵盖了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农业废弃物和市政污泥七大类,共18个项目指标。客观性体现在数据来源上,全部18项指标的选取,客观定量,数据来源明确。导向性体现在直观全面上,“无废指数”从优先简单化、充分资源化、全程无害化和治理现代化的各方面开展评估,以数据的形式直观展示固体废物管理实效,综合表征无废城市建设总体水平,能快速衡量无废城市建设的优势和短板,精准推动相关工作。差异性体现在评估对象上,根据区域特点和产业特征,上海将对市区和郊区开展分类评估。
“无废指数”满分为100分,85.21分客观反映了上海无废城市建设的总体状况。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唐家富介绍,近阶段,上海在健全无废城市建设体制机制、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弘扬“无废”理念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但仍存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压力大、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仍存在薄弱环节、固体废物处置还存在结构性短板等问题需要重视解决。下一阶段,上海将持续加力,推动源头减量,加强固废资源化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6年底实现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废近零填埋;聚焦重点,推动无废集团、无废园区和无废细胞建设,2025年上半年再建设不少于200个“无废细胞”;强化智慧监管,加强定期跟踪评估,持续完善固体废物数字化综合监管平台、建筑垃圾监管平台和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等,重点提升智能发现、预警预报、闭环监管能力。
据悉,自2025年起,上海市将在每季度分区发布“无废指数”,接受公众监督和评价,让无废城市建设可量化、可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