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日报讯)记者近日从源城区委组织部获悉,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源城区于近期开展党建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今年要创建13个党建示范村(社区)。
据悉,党建示范村创建活动要求做到村(社区)领导班子强、党员队伍好、规章制度全、阵地设施实、台账资料齐,以建立“12345”机制践行“三严三实”,扎实有效开展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加快建设“首善之区、幸福源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搭建“一个平台”
“一个平台”是指建立完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下设群众事务党员代办站、党员志愿者服务站、党代表工作站等“3站”,党员群众活动中心下设文化活动室、党员电教室、卫生计生服务室等“3室”,切实为辖区群众提供一个“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跑一次路、一次就办成”的“一站式”贴心服务平台。
强化“二支队伍”
一是注重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以镇(街道)党(工)委组织的培训和远程教育为依托,不断提升村(社区)党员干部办事能力和政策知晓率,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二是注重村(社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发展和管理,积极培养优秀人才入党,结合本村(社区)实际情况开展党员活动,做到党员发展、党员活动、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开展“三类活动”
一是扎实开展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各驻点团队通过定点接访、分片走访、上门慰问、座谈听证等形式联系群众,广泛宣传政策法规、掌握社情民意、解决基层问题、加强基层党建,进一步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积极推行“1+6”群众工作法。“1”即:建设一个群众之家。各村(社区)党组织分别设置办公区和休息区,构建群众之家、服务窗口、政务中心“三位一体”功能齐全的群众之家。“6”即开展6项主题活动,具体内容为开展“利民政策宣讲到家”主题活动、“万家灯火点燃到家”主题活动、“群众诉求解决到家”主题活动、“文体服务推广到家”主题活动、“民生服务惠及到家”主题活动及“党员志愿帮扶到家”主题活动。三是扎实开展“三会一课”活动。党组织坚持每年至少召开4次以上党员大会,每月召开1次以上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每季度讲1堂以上党课。
建立“四套台账”
一是建立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台账。驻点团队台账主要包括:各级文件及汇报总结等8类文件;村(社区)台账主要包括:村级班子联席会议等8类文件,由专人负责管理。二是建立实施“233”工程台账及“1+6”群众工作法台账。“233”工程台账主要包括:群众事务党员代办情况登记台账等5类文件。“1+6”群众工作法台账主要包括:开展“利民政策宣讲到家”主题活动等8类文件。三是建立村级组织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群联席会议制度台账。四是建立“三会一课”台账。台账主要包括:专题党课台账等4类文件。此外,在社区建立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台账。如该示范村(社区)有“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建立健全“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台账。
执行“五项制度”
一是执行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大力推行驻点联系“6+3”工作法。“6”即:辅助团队每天均要安排专人负责接待群众,每周三各驻点团队到驻点村(社区)、重点企业直接联系群众,每次驻点团队进村入户前都要召开一次团队工作会议,每一周村(社区)召开一次班子会议,每个月镇(街道)召开一次班子联席会议,每个月挂点区领导安排半天分别进驻挂点镇(街道)督促检查驻点联系工作情况。“3”即:建立一个驻点工作室,建立一套驻点台账,建立一个驻点宣传栏。二是执行两个联席会制度。班子联席会议制度:每周至少召开1次,凡村(社区)有重大事宜和重要工作,均由班子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对涉及的党务、村务、财务的事项,每周在公开栏及时公开。党群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凡涉及本村(社区)的改革、发展和重大经济活动等重大问题,必须由村党组织提议,班子联席会议商议,党群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并及时公开讨论结果。三是执行发展党员“五榜公示制”,对提交入党申请、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发展对象、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5个环节进行公示,公示期限均为5天,并做好相关台账存档工作。四是执行群众事务党员代办制度。依托党员代办站,按照问事、受理、承办、回复、建档5个环节,为党员群众集中提供医疗保险、计生证件办理、补助金代领代发、户籍登记等“一站式”服务。五是执行密切联系群众“1+10”制度。每名村(社区)“两委”干部联系服务10名普通党员,每名党员联系服务10户群众,在结对过程中开展交心谈心、沟通思想,有效疏导情绪、消除误会、化解矛盾、调解纠纷,力争实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