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日前在甘肃省发现,张掖建设了水域总面积达6000余亩、相当于560个足球场大小的30余个人工湖,这些人工湖均存在未批先建或违规取水问题。此事发生在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的张掖市令人震惊。
在天然缺水的地区豪奢地建造人工湖,表面上看、局部地看、一时地看,确实美化了环境,带动了旅游经济和房地产发展,进而给当地官员带来好看的政绩和好听的官声,可谓面子十分风光。但从生态环境的“里子”看、从全局看、从长远看,这是只顾一时不顾长远、竭泽而渔的行为,是只顾本地区一己之利、不顾下游周边发展的自私行为。
为了维持这些逆自然的人工湖,张掖长期大量违规从黑河流域取水、大量超采地下水。为抬高水位方便补水,甘州区竟然在黑河泄洪河道西河上每隔130米建一座水坝,数量达16座之多,硬生生把一条河道弄成了“肠梗阻”,导致黑河在丰水期自张掖以下的下游十几公里的主河道断流。张掖在浪费水资源的同时,加剧了水资源紧张和生态环境退化风险。可见,在干旱缺水地区不切实际地建造人工湖,是典型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同时也必然是“短命工程”。其做法与结果都是与党中央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分析张掖市违规建设这些人工湖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特点:一是违规行为持续时间长。从2011年,一直持续到现在,时间跨度长达十余年。二是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突出。张掖市在大建人工湖的过程中,不仅背后有政府的影子,许多环节更是政府部门直接参与其中。对在国家加强“挖湖造景”排查整治的情况下顶风建造人工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视而不见。对超采区内发生数千起超量取水问题,当地水务部门基本未依法查处。在上级有明确要求的情况下,违规为49眼井发放取水许可证。三是违规行政区域和政府部门、国企多。涉及甘州、临泽、高台等多个区县和水利、规划、国土(自然资源)部门,以及作为国企的生态旅游景区。相较于企业偷偷排污、私采地下水的违法行为,张掖市如此长时间、大范围、大规模、政府有关部门参与其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性质更为严重。
关于治水护水节水用水,习近平总书记作过许多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甘肃缺水问题,深刻指出“缺水干旱是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一个主要难题”。妥善处理好张掖大量违建人工湖的问题,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端正政绩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水资源摆在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位置来看待,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切实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城、地、人、产的规模、结构、布局。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坚决防止和纠正不切实际的盲目决策。对破坏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的问题即知即改、坚决整改。加快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努力实现人水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美丽水景的同时,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