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加速推进环保治理工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所有人类团体做出的共同选择。我国的环保工作为世界环境治理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北京冬奥组委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积极引进优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低碳环保工作的有效手段,也为可降解行业在市场上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生物降解材料是当前市场上被广泛认可并大力发展的“绿色生态材料”,理论上,生物可降解材料能够细菌、霉菌、藻类等自然界的微生物作用下,最终转化成对自然界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2022年的冬奥会目前已经有哪些生物降解材料商品现身了呢?
1.生物可降解餐具
去年11月,国内某可降解材料企业与北京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供应商,助力北京冬奥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冬奥组委在“绿色奥运”“发展奥运”理念支持下,秉持“可持续· 向未来”的可持续性愿景,在赛会筹办中使用生物可降解餐具,有助于借助冬奥会的国际力放大环境正影响。
可降解餐具的主要原料是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PLA),其利用聚乳酸的结晶性能,通过材料本身自结晶行为使产品的耐热达到120~130℃,性能远超市场上最为常见的聚苯乙烯(PS)复合材料,完全能够媲美聚丙烯(PP)制品。
此外,与传统塑料制品相比,可降解餐具在处理过程中,焚烧不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填埋不会长期、大量占用土地,形成白色污染、土地污染等问题;处理过程无需预分拣,简化了处理环节,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堆肥掩埋6~8个月,即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代谢,最终降解为对自然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2.生物可降解塑料袋
据媒体报道,2021年9月,中国石化所属分公司向北京2022冬奥会延庆赛区所在地张山营镇捐赠10万只可降解塑料袋,主要用于赛事场馆服务和市民生活所需,此项举措有助于减少赛事运行期间的“白色污染”。
据介绍,此次捐赠的可降解塑料袋是以PBAT生物可降解塑料为原材料制作而成。与传统不可降解塑料相比,该塑料不但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制成塑料袋更加耐用;同时还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在堆肥条件下能够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是当前生物可降解市场的主流可降解材料。
3.生物降解包装袋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制服装备设计、生产、发放等各环节也同样贯彻着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装备收纳包所使用的纱线,是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制品生产环保纱线;包装袋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180天降解率可达90%以上。
自然环境的好坏涉及到全人类的生存质量和生活状况,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认为气候变化是对人类生存发展严峻而紧迫的威胁,各社会力量应该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努力参与其中,才能形成合力,改善当前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