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服务 > 推广普及
宁波推进固废危废案件结果执法向过程执法转型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2-22 11:15:12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烤漆房的活性炭有没有定期更换?”“更换下的废机油壶都在这里了吗?”浙江省宁波市日前组织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开展废矿物油经营企业和机动车维修行业专项执法行动。专项行动结合行业特点,通过核对产油单位财务等材料发现隐蔽线索,将深入推进固废危废案件从“结果执法”向“过程执法”转型。

行动期间,执法检查组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突击检查废矿物油收集经营企业、机动车维修企业,实地详细查看企业的危险废物仓库、喷漆车间等以及收集单位的贮存仓库,并调阅相关台账资料进行仔细核对,回放相关企业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重点检查废机油数量等。

“废机油转移量与记录数量对不上。”在某4S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4S店”)及其负责回收废机油的某废油回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回收公司”)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发现了猫腻。

“表面上看,该4S店的危废台账和网上登记的联单数量完全一致,但当我们将废机油财务收款记录与固定时间段的机油出库量、汽车保养维修(更换机油)台次和废机油出售票据进行全面核对和计算后,发现其废机油实际转移量与转移联单载明数量差距较大,存在废机油产生量和危废转移联单载明的转移量不符的现象。”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说。


宁波推进固废危废案件结果执法向过程执法转型


经核实,该4S店2019年度和2020年度未填制危废转移联单的废机油量分别为35.5吨和28.22吨。参照宁波市“生态环境+法院+检察+公安+司法”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宁波市生态环境行政拘留和刑事案件取证指引》等文件,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立即组织深挖细掘,进一步从4S店的废机油回收渠道即回收公司倒查问题。

经查,回收公司也存在非法收集、处置废机油情形,从上游机动车维修企业收集废机油后,未按规定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且大量未执行转移联单程序的废机油最终去向不明,存在较大环境风险和隐患。查明违法事实后,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当即对4S店和回收公司立案处罚,作出了罚款6.68万元的行政处罚,并将回收公司涉嫌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线索移送宁波市公安局、宁波市人民检察院进一步调查处理。

“这起案件只是此次行动查处的典型案件之一。”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行动中,宁波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50余人次,共检查全市10个区、县(市)以及杭州湾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等两个开发区废矿物油收集经营企业11家、机动车维修企业235家,发现123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其中,责令改正98家,立案查处25家。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矿物油收集经营和汽修行业的指导,制定这两个行业企业的水、气、固废等方面的环保工作要点清单,特别是对危废产生、贮存及收运情况纳入规范化考核体系,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宁波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