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源再生资源网!今日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服务 > 推广普及
“严守国家法规 严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公开信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03-16 11:10:50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3月15日上午,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丨无毒先锋、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上海浦东乐芬环保公益促进中心(捡拾中国)、海口无境深蓝海洋生态保护中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减塑捡塑”工作组、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等二十多家关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机构,联合向拼多多电商平台发出题为“严守国家法规,严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公开信。

公开信指出,拼多多平台一直大量存在国家已禁止生产和销售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销售链接,经多次沟通未见到明显治理效果。联署机构因而呼吁平台立即采取措施,彻底解决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违法销售的问题,并提出了包括立即下架违法产品、建立管控长效机制在内的五条具体治理建议。

与此同时,环保机构还向社会发布了1059位消费者的在线问卷调查结果。该调查始于3月2日,终于3月14日,受访者在被问及如果了解到某电商平台上一直有大量违规塑料餐具销售时,48.4%的人表示不会再选择该平台购物,37.3%的人也表示对电商平台的印象会受到影响,将减少在该平台的消费次数。

代表天津市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社会宣传活动部参与联署活动的安旭称:

“在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发展一面主要旗帜,生态道德渐入人心的今天,'3.15'既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日子,也应该是消费者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和公共利益的日子。这个调查很好地表明了,公众的绿色消费、负责任消费意识越来越强,企业不仅要给自己划定守法、合规的底线,也要对标消费者更高的绿色诉求。“

此次环保组织的联署呼吁还有另一时事背景。就在前不久(3月2日)刚闭幕的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175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旨在“终结塑料污染”的历史性的决议——在 2024 年前针对塑料污染达成一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对于我国塑料污染治理的紧迫性,有国内知名环境智库指出:

“如果按照目前的模式发展,到2050年,仅塑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就可达约13-14亿吨。而中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到2050年最多也只允许排放13-15亿吨左右,这样仅塑料一项就几乎占用了所有的碳预算,因此这个问题需要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一次性塑料制品是塑料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其生产会占用大量自然资源,使用后经常被随意、随地抛弃,对环境已造成巨大危害。因此,2020 年1 月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称“新限塑令”)就要求,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新限塑令”的执行情况如何呢?就在很多环保机构将监督重点瞄准线下的商店、餐馆、农贸市场的时候,无毒先锋从2021年7月开始对国内几大电商平台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情况进行了调研。无毒先锋以“发泡餐盒/泡沫打包盒/泡沫饭盒/泡沫餐盒”等作为关键词,在淘宝、京东、拼多多和1688四家电商平台进行搜索,发现大量发泡塑料餐具的销售链接。然后,工作人员选取了各平台的前15款作为记录对象,并且在其中各随机购买3款产品,均成功签收。在签收的12款餐盒中,有11款确实为发泡餐盒,由此确定了各电商平台存在商家违规销售国家禁止售卖的发泡塑料餐盒的事实。


Dingtalk_20220315163106.jpg


对于无毒先锋发现的问题,塑料污染防治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传斌博士曾表示:

“这个情况确实令人意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禁止生产和销售此类塑料制品,电商平台应承担相应监管责任,将其纳入监测和评估范围。”

工作人员又在采购到的样品中选取了7款送至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苯乙烯残留量及荧光增白剂的检测。检测发现苯乙烯含量均在国家标准限值范围内,但是6款检测荧光增白剂的样品中,有3款的结果呈阳性,即该3款样品含有荧光增白剂。

游离的苯乙烯单体和荧光增白剂是发泡塑料餐盒中常见的有毒物质。如果构成发泡塑料的聚苯乙烯高分子在合成过程中没有完全聚合,在使用中将溶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苯乙烯单体、二聚体和三聚体(属于2B类致癌物)。荧光增白剂本身容易蓄积在人体肝肾器官,对人体有降低肝脏解毒能力、降低免疫力等危害。

2021年8月底,无毒先锋分别向4家电商平台发出了建议函,督促电商平台下架15个被调查的销售链接,做出全平台治理,清除所有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销售链接,并在平台内公示相关法律。

2021年9月初,无毒先锋首先收到阿里平台“正在整体盘点商品并修订平台规则”的回复。9月24日,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工作人员反馈已在旗下淘宝和1688平台公示了禁止销售一次性发泡餐具的通知,并将在10月中旬进行第一批清理,后续根据规则对商家和商品进行监督和管理。直至12月,无毒先锋在淘宝和1688平台搜索相关关键词时,发现平台治理效果良好。2022年1月,无毒先锋发现淘宝和1688平台再次出现数量可观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因此向阿里平台再发出治理建议函。阿里平台工作人员于2022年1月30日和2月14日两度回复,表示将“针对发泡餐盒制定关键词屏蔽机制,并制作相关法律条例宣教页面”,预计3月完成。

2021年9月25日,无毒先锋得到了拼多多的治理结果,表示“对相关销售链接”已处理完毕。经查证,相关链接均显示“已售罄”,拼多多工作人员说明“并非是字面意义上商品无库存,而是由其平台治理部门强制性下架”,并已将建议转交平台治理部门,期待以有效的方式解决发泡餐盒违法销售问题。12 月 6 日,无毒先锋与拼多多代表见面沟通时,提出平台上仍有大量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销售链接,拼多多代表表示将在平台对一次性塑料发泡餐具设置关键词搜索屏蔽,以截断用户购买渠道。但截止2022年1月,无毒先锋发现拼多多平台仍可搜到大量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销售链接。

京东在收到建议函后立即回应,表示将进行调查。无毒先锋在2021年9月29日复查发现,15个调查链接已全部下架。10月12日,京东将治理进程同步给无毒先锋:“已就发泡餐盒问题发布全平台预警,并通告国家禁止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规范文件,京东各事业群也已自查并下架了有关商品”。10月13日,无毒先锋工作人员以“发泡餐盒”、“泡沫打包盒”为关键词搜索商品,均未搜索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之后在2022年1月份的搜索中也未发现相关链接。

3月12日20:00至23:30,无毒先锋在淘宝、京东、拼多多和1688四家电商平台的APP上,分别搜索关键词“发泡餐具”、“泡沫饭盒”和“泡沫碗”,并统计排名前100位的销售链接,发现显示销售商品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情况如下:

无毒先锋负责电商去毒行动协调的马晓辉解释

在三个关键词的搜索中,京东平台均未发现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产品,说明其平台治理进行得比较彻底。阿里平台(淘宝、1688)在搜索“发泡餐具”时未发现相关产品,在搜索“泡沫饭盒”、“泡沫碗”这两个关键词时,出现少量销售链接,推断阿里已进行全平台治理,但仍存在个别“漏网之鱼”,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规则,屏蔽掉“狡猾”的商家。拼多多在三个关键词的搜索中,均发现大量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销售链接,其中以“发泡餐具”搜索为例,前100销售链接里有46个是国家禁止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比例接近50%,也许拼多多平台曾经做过努力,但从结果来看十分不理想,反映出平台并未建立起针对违禁塑料制品的格管控机制和长效治理机制。

无毒先锋行动发起人毛达博士认为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端与消费端数量庞大且零散,网络交易平台是其交汇枢纽,如果平台经营企业能发挥其市场“看门人”的优势,集中力量促使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退出网络市场,将会成为落实“新限塑令”的良好示范。而另一方面,如果电商平台放任平台商户公然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后续负面的媒体报道、法律追责、投资者质疑及消费者流失等风险也将困扰电商平台。

联署环保机构已将拼多多平台存在大量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违法销售链接的情况,向相关的市场监管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反映,并建议它们采取更有力的监管措施,督促企业切实履行保护环境、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义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