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发展生态农业,是建强绿色生态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市的必由路径。今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将其作为解决“环境治理系统性够不够问题”的关键一招,加快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链协同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单元,既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也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无害化”原则,遵循道法自然、万物归土,通过“无机转有机”促进“农田变良田”
中国传统农业最显著的特征是“无废弃物的农业”,能够做到“物尽其用”“使地力常新壮”,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万物生之于土、归之于土”的理念。生态农业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平衡、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方式,最大的秘诀是资源的有效循环和综合利用。
随着育秧技术的革新、耕作方式的转变、灌溉条件的改善,农业稳产达产已有基本保障。发展有机农业,满足人们对食物安全、营养、健康和多样化的需求,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农业种植、养殖业的规模化、农场化、工业化,为畜禽粪污高效回收利用、发展有机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年以来,淮安市积极推进生态农业试验单元建设,淮安区农牧种养循环、涟水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洪泽区秸秆打捆离田收集处置体系等模式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将进一步健全体系、强化管理,开展沼液还田设施改造,在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大运河、里运河等重要河流湖泊,以及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全面建立起畜禽粪污收集、加工、循环利用体系,全力减少入河污染,有效改良土壤环境,做到大地长青、秀水长流。
坚持“减量化”目标,围绕变废为宝、化害为利,通过“直排转回用”促进“节约又环保”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使用化肥农药是保障粮食稳产达产的必要手段,但也要遵循“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原则,推进减量使用和养分循环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去年以来,围绕二河以西运南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淮安市在环洪泽湖周边大力推进农田退水循环利用、秸秆综合利用、水产养殖尾水利用等模式,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实现了肥水不外排、污水不下河、养分再利用。仅淮阴区马头镇实施的5000亩高标准农田,就年节水15万立方米、减少化肥使用90吨,折算减少了249吨碳排放。
淮安作为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守护好生命之源责任重大。下一步将全面推广农田退水循环利用等模式,实现农药化肥、农膜、秸秆等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减少输入性污染风险,全力保障南水北调和城乡饮水安全、土壤河流生态安全,不断擦亮和美淮安的生态底色。
坚持“规模化”方向,立足城乡一体、产业融合,通过“零存转整取”促进“灰色改绿色”
淮安中心城市是在“三淮一体”“纳湖入城”基础上形成的“组团相间、生态相连”的特有格局,城中有村,村中有城,规划利用好“碎片地带、夹心片区、灰色空间”,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重要课题。当前,城市化高速增长和“大拆大建”时代已告一段落,对这些片区空间的开发利用将是漫长的过程,落实好“一地三用”“大地景观”理念,是促进这些地区“灰色改绿色”、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品位的有效路径。
下一步,淮安将采取“一乡一特”“多村一品”方式,对西安路、宁连路、通甫路等沿线空间,通过实施破埂除垄、散林归并、水系调整、路网优化以及“散乱污”企业整治,开展土地连片集中整理,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规模农业,让脏乱差的城郊灰色地带全面焕发生机。
坚持“价值化”引领,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效益转化,通过“潜量变显量”促进“盆景变风景”
推进农业生产无害化、减量化、规模化,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有为之手”来推动市场更好发挥“无形之手”效应,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市场主体获得生态投入的红利、扩大再生产提供支撑保障。
洪泽区岔河镇绿色有机稻米种植项目通过采取稻绿轮作、稻鸭共作、稻虾综合种养等模式,40万亩水稻核算碳减排12万吨,按照目前通行的90元/吨碳交易价格计算,碳汇价值约1000万元。涟水县绿金丰环能科技公司通过实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及生物天然气项目,年可消化畜禽粪便 11.2 万吨、秸秆等废弃物2.8万吨,减排成效得到了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的认可。去年淮安市生猪出栏261万头、家禽出栏7691万只,产生的粪污可转化沼气16.17亿立方米、绿电32.34亿千瓦时,按照当前0.45元/千瓦时交易价格计算,绿电价值约14.55亿元。
为巩固碳汇、减排、节能等方面已取得的成效,淮安市将进一步完善标准认证体系,健全减污核算制度,拓宽指标收储范畴,实行工农互用、城乡共用、跨区通用,为重大项目、新质生产力项目建设提供环境要素保障。同时,对生态农业试验单元全面实行项目化管理,逐一确权定量,不断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效应,为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增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