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关键节点,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应对气候变化,加速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面向碳中和的国际进程不可逆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近日在分析国际气候进程时说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发布《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落实“双碳”目标的政策和实践》(以下简称《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并邀请业界专家对国际气候进程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行分析。
先立后破,保障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中指出,尽管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但全球绿色发展转型的方向不可动摇,能源危机还可能成为加速能源转型的驱动力。
近年来,虽然全球经济出现下滑,但能源安全问题及清洁能源发展引起很多国家的关注,这些国家不断加大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中国政府也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清洁能源,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根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22)》,2021 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0 年降低3.8%,比2005 年降低50.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6%,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35 亿千瓦。
“我国取得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落实‘双碳’目标,能源转型必须先行。”高培勇说。而《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等相对成熟技术大规模、高比例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中明确,“电源结构低碳化、终端能源电气化”将极大带动新能源开发利用、能效提升、电动汽车、绿色建筑、电炉炼钢等相对成熟技术的应用,并催生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与更高电气化水平的智慧能源技术的应用需求。我国需要为相对成熟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加速成为市场主体扫清障碍,打破关键技术与材料的制约,不断完善产业链。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副司长陆新明指出,能源转型是“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但需要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继续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目前,新能源存在间歇性明显、可靠性较差的问题,一些使用传统工艺的生产活动也很难依靠新能源实现。传统能源的淘汰需要建立在新能源可靠、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以‘先立后破’为原则,为国家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陆新明告诉记者。
碳普惠运行需多要素支撑
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数据显示,75%的人为温室气体是从城市产生的。如何从消费层面和城市层面探索实现碳中和的方式,促进个人参与碳中和进程,是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中指出,碳普惠是有效实现消费端碳中和的新型碳市场减排的重要机制。但消费端量化最大的难点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不尽相同,个体的行为选择无法硬性规定。不同的生活方式中减排场景的碳减排量化,需要在不同地区、企业和行业应用,使用统一的科学的计算方法,避免重复性和保证真实性,才可为碳普惠交易打下基础。
因此,碳普惠运行需要场景、标准、数字化平台、监管机制等多要素共同支撑。同时,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科研机构、商业、金融、公益组织等多行为主体共同参与。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中对如何更好地推动碳普惠参与自愿减排市场提出建议,包括推行碳减排核算标准互认规则,建立消费端碳普惠市场,第三方数字碳普惠平台保障数据安全、公正和透明,搭建可持续的社会合作网络以及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企业低碳发展共识提升
除去个体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企业如何规划自身及价值链的脱碳路径、企业通过何种行动进行脱碳,决定着全球脱碳发展的进程。
商道纵横咨询机构在2021年就“企业对‘双碳’目标与脱碳战略的态度”,对250家企业开展了调查问卷,超过半数的受访企业认同制定“双碳”战略是紧迫需求,认为“双碳”战略及行动提供了发展商机。
而在碳中和时代,我国企业也在压力中寻找绿色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陈迎介绍说,在国家“双碳”战略下,企业低碳发展共识显著提升, 降碳措施也更具体、深入。与前期更多强调的转型压力相比,碳中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积极影响逐渐显露,低碳技术、低碳产品不断涌现,绿色低碳逐渐成为企业和品牌增强韧性和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指出,在落实“双碳”目标中,中国企业重点从战略制定、技术攻关、金融创新、赋能社会这4个方向开展行动。同时,从碳资产管理、能源使用、节能增效、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破解碳减排行动中的各类发展难题。
“中国围绕‘双碳’目标已取得良好开局,初步形成了全社会积极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在‘1+N’政策体系的引导下,重点行业和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陈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