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共有废旧金属收购站点143家,目前,80%的站点已经配备了电脑、视频监控设备、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具备了与警方后台系统实时传输图像、照片、资料等,此举在很大程度上堵住了销赃渠道,对防范和打击犯罪活动起到促进作用。 2012年4月底,云南省废旧金属收购治安管理条例工作会在普洱召开。会议提出, 警方 “电子鹰眼”封堵销赃渠道 据普洱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环保大队大队长张正东介绍,早在2011年12月,普洱市再生资源二手车行业协会就在全省州市中率先挂牌成立,并将143家废旧金属收购经营户纳入协会会员管理,建立了相关规则制度,建立了信息化系统。“我们借助协会建立了系统,这样,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销售、运输都录入系统,协会和我们公安部门,在后台电脑上就能够实时掌握动态情况。” 据介绍,普洱的废旧金属收购经营户,在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时,要求台账上登记销售者名字、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物品名称以及数量等详细信息;另外,还要对物品进行拍照;视频监控24小时开启,画面要保存半年;有交易发生,经营户一天一报,将信息发上平台,供警方分类汇总、甄别等;另外,民警每周对台账进行一次审查确认,不定期实地检查或在网上进行巡查等。 “通俗地讲,我们为废旧金属购销装了‘电子鹰眼’,这样做,生产性废旧金属销赃渠道得到了封堵。” 张正东介绍,这一普洱模式,在2012年4月,被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张正东介绍,目前,普洱市的废旧金属站点,约80%已经配备了电脑、视频监控设备、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具备了与警方后台系统实时传输图像、照片、资料等。“剩下没开通那部分,主要是他们正在搬迁站点,不过今年内将实现100%的开通。” 站点 装系统对合法经营是一种保护 在思茅区内多家废旧金属收购站点,发现绝大部分已经安了电脑,开通了互联网运用,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配备了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 普洱市思茅区和平废铁收购店负责人刘晓军介绍,规范化管理后,对于生产性废旧金属的收购,要是对方不能提供身份证,收购站坚决不收,毕竟都要记录在案,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据介绍,这些站点的系统建设,需要花几千到一万多元不等。刘晓军坦言,能够接受,对行业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以前,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根本不用登记,而我们又无法判断是否属于赃物。有一次我花1000多元收购了一个金属桶,后来警方调查那桶是偷来的,最后赃物被没收,自己白花了1000多元钱。” 据思茅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李仕德介绍,2012年,旅游环线上价值70余万元的电缆线被盗,通过系统信息排查,警方很快抓获了7名嫌疑人;另外,通过视频监控,他们发现一经营户违规收购报废车辆进行拆解,民警及时进行纠正,并对其进行口头教育。张正东介绍,警方利用这套信息系统,已成功破获了十余起案子,总的说来,效果很好,在“电子鹰眼”监控下,不法分子销售涉盗金属很难很难。 协会 4个废旧金属交易市场将启用 不过在调查中也发现,在普洱从事非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经营活动的人员,目前仍未佩戴《云南省非生产性废旧金属销售流动收购证》。普洱市再生资源二手车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这块,因为从业人员太分散,流动性大,而且比较多,暂时还无法实施,但在2013年上半年内,一定能够解决。 另外,普洱市已经在思茅、宁洱、江城、孟连开建4个废旧金属交易市场。由于下雨等多种因素,建成时间比预期的要晚一点,不过今年内,思茅和宁洱的一定能够启用,另外两个明年内也会启用。 李仕德介绍,思茅目前共有23家废旧金属经营户,主要分布在城中村和城郊,预计今年12月份能集中搬迁入住交易市场。“集中在一起的话,对环保、卫生有很大好处;我们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对他们来说可以方便购销,并相互监督,形成公平竞争等。” |